English

中印建交50周年纪念活动侧记

2000-04-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徐复岭 我有话说

本报讯 3月之交的新德里尼赫鲁大学校园,树木披上了一层新绿,火红的木棉花,绚烂缤纷的三角刺梅次第开放。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鸟儿在树林中歌唱。几天前人们刚刚送走了一年一度的撒红节,欢乐和笑意在人们的脸上还没有散尽,便又迎来了4月1日中印建交50周年的喜庆日子。为了纪念这一盛事,尼赫鲁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全体师生,德里大学中日语系有关师生和中国留学生以及我使馆部分工作人员共120余人,于3月30日齐聚尼大礼堂,举行了热烈欢快的庆祝活动。

庆祝活动进行了四个多小时,节目丰富多彩,由讲演比赛、话剧小品和歌舞表演三大板块组成。参加讲演比赛的都是正在学习汉语的印度学生,先后有十几个人踊跃登台发言。虽然他们学习汉语的时间有长有短,汉语熟练的程度和表达水平有高有低,但大家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却几乎是一样的。他们的精彩发言不时搏得阵阵掌声。讲演的内容都是围绕中印关系的,有谈外交和政治的,有谈经贸和外交的,但也许因为大家都是文化人,谈得最多的还是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与企盼。

尼大硕士研究生何立慧(Hari)在讲演中回顾了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他举了玄奘、达摩等很多为人熟知的例子,但下边这个例子却很少有人知道:白糖的制造方法原本是唐朝时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但这一方法在中国经过改进提高、形成更先进的制造工艺,宋朝时这一新的制糖方法又被印度吸收采纳,所以白糖在印地语及印度其他语种中被称作Chini,即“中国的”意思。中印文化的互相影响和关系之密切由此可见一斑。何立慧认为,中印文化本来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优良传统,但自60年代初以来却变得有些隔膜和疏远,乃至心存成见,这对我们两国和亚洲文化的复兴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这种状况应该改变。尼大另一位研究生南佳炜(Kaveri)则结合自己学习汉语的亲身体会,讲了中印人民消除偏见与误会、增进了解和交流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当她四年前报考尼大中文专业时,她的母亲极力反对,认为曾经是印度的“敌人”的中国不会成为印度的朋友,学了汉语也没有什么用处。但南佳炜毅然地选择了这一专业,几年下来,她不但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而且了解了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熟悉了中国人。她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有机会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学生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能够看到两个国家的人们认识上的差别和减少这些差别的办法。”她表示,要用自己的所学,担负起“减少这些差别”即消除误解、增进了解的重任,为中印友谊和文化交流铺路架桥。

文艺节目中的话剧小品也都由印度学生用汉语演出,其中根据巴金名著《家》改编的短话剧《鸣凤之死》演得最为成功。扮演鸣凤的郭阿侬(Anujaya)虽然才学了两年汉语,但她那准确流利的吐词发音和对鸣凤性格恰如其分的把握,令在场的中国观众赞不绝口。指导演出话剧的何立慧说,“在文化、习俗、思维、道德观念等各种方面最接近印度的就是中国”,而《家》中所反映的社会对立、男女不平等诸多现象在印度仍然存在,所以印度学生对这部作品极易产生认同感,深入角色并不太难。尼大和德大的印度学生演唱了《我的中国心》,《在那遥远的地方》,《回娘家》等多首中文歌曲,而旅印的中国学生也用印地语演唱了《猜谜语》等印度歌曲。这种换位演唱使在场的中印观众感情更加拉近了,融合为一个整体。这场演出成了两国人民互相学习、两国文化密切交流的生动例证。舞蹈表演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几个印度女学生表演的拉贾斯坦民间舞蹈,其欢快的旋律和奔放的舞姿,生动地再现了印度农妇劳动的热烈场面。正在印度作访问学者的北京舞蹈学院一级演员丁洁,给大家先后表演了汉族和朝鲜族舞蹈,她那精湛的舞技和细腻的表情,赢得了满场的喝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